聽說"鯉魚潭"為埔里鎮東郊的一處的天然湖泊,面積二十公頃,形狀呈半月形
四周山巒倒影映在湖面上,山光雲影、風景旖旎,景致相當秀麗
足可媲美中國西湖,而有「小西湖」之稱
然而...
又充滿靈秀之氣,在地方上傳有不少穴脈風水傳說...
經地理師勘查,整理出鯉魚穴等七個穴脈
每個穴脈各有典故傳說,成為津津樂道的話題.....
由於..剛好遇到入秋的第一風面
使得小雨綿綿...讓鯉魚潭的風光又是另一種風味
環湖步道逛了一圈...才知道鯉魚潭的風景...真的很美啊~~~ ^_^
七大穴脈包括鯉魚穴、蝙蝠穴、鷹穴、龜穴、龍穴、蜈蚣穴與蝦穴...
每個穴脈各有不同的典故~
蜈蚣穴:
蜈蚣穴則位處北潭東側,蜈蚣山相傳是蜈蚣里的主穴,護佑居民安居樂業。由於附近山頭時常傳出火警,
民眾認為蜈蚣穴像是一座活火山,每年總會不定時發生火燒山,大火從山脊冒出,順著山勢而上,
而有「火蜈蚣」之稱,而火勢總會在延燒十餘個小時候自動熄滅。
(由湖畔樟公廟望向對面山頭就是蜈蚣穴的位置。據說這山頭定期自動著火燃燒,好讓蜈蚣腳可以透氣。)
不管走到那一面
風景都很美...
龍穴:
從潭中心樓眺望對山,可清楚看見紅瓦白牆的一貫道道場,道場的位置傳言即龍穴所在。
為了保持穴脈完整,道場主殿特地不建在主穴上,讓穴脈效應得以保留。
龍穴是環潭七穴中主穴位置最高者,視野極佳,整個鯉魚潭的景色一覽無遺。
環湖步道也相當好走...
野外的溫泉區...
有步道...
雖然很想走...但時間有限制...只能放棄
鷹穴:
鷹穴主青春、活力,位置依傍在地母廟之後,早期地母廟以醫療精神異常而聞名全省,
據說此地氣磁場比較特殊,故有不少有靈媒體質的人來到此地都會感受到靈動。
這裡的花...如果全開...肯定很美~
還有另一個步道...
龜穴:
龜穴位於鯉魚穴西側,附近居民相信龜穴是最親善、護民的穴位,以前曾傳遭人潑灑穢物破壞,
在居民護衛下才保持完整,民眾相信龜穴可使居民延年益壽。北潭最北角是蝦穴,
由於蝦子煮熟會變紅,因此位居穴位上的民宅除大年初一至初五張貼春聯外,
一切生活所需都會刻意避開紅色。
鯉魚穴:
柳堤對岸為鯉魚穴,是鯉魚潭主穴,也是鯉魚潭名稱的由來,左右兩邊潭水有如兩片魚鰓。
冬季時潭水變冷,但「魚鰓」區域的潭水特別溫暖,每逢氣溫下降,魚群就往魚鰓聚集。
建於穴位上的柳堤除方便兩岸交通外,相傳當時日本人另有特殊考量。
長長的堤岸將潭水切割為南北兩潭,直接命中鯉魚的魚口。彷若魚鉤深深插入魚肚,
有如一箭穿心的築堤工程,就是擔心這處良穴會孕育出良將貴相,反抗日本人的統治,
因此刻意在鯉魚穴上建築堤岸壓抑。
有虎頭山入口...
哇~下次要專程再來一次
鯉魚潭著名的樟公神木...
由於沒看到"蝙蝠穴"與"蝦穴"...有點可惜
但下次計劃走虎頭山時...再好好逛逛美麗的鯉魚潭~
蝙蝠穴:
南潭西邊則為蝙蝠穴,是附近最陰寒的穴位,行經蝙蝠穴時會覺得特別陰涼。清晨潭面起霧都從蝙蝠穴開始凝聚,再逐漸瀰漫到整個潭面。從柳堤向南潭西側望去,順著山勢可描繪出一隻展翅欲飛的老鷹,即為鷹穴所在,由於緊臨地母廟,相傳地母廟香火鼎盛與此穴有關。
蝦穴:
出了天水蓮飯店大門往右邊走,會在山坡間看見到一棟鐵皮屋搭造的房舍,就是所謂的蝦穴所在,紅色象徵蝦被煮熟,蝦穴上的房子則不可見紅,問起屋主,平常連穿著、用品也多忌諱,即使是過年期間也是不貼春聯的。